- 从长远来看,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新关税可能会刺激中国以外的额外生产。与此同时,它们将影响美国汽车制造商、储能安装商和电池制造商的盈利能力,而此时降低成本是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的主要生存机制。
- 与中国制造商的电池成本差距可能在短期内缩小,但关税也适用于中国主导的关键材料的进口,尤其是石墨。
- 与补贴驱动的《通货膨胀削减法案》(IRA) 一起,关税将加速中国电池投资走向全球的趋势。美国将越来越依赖从自由贸易协定 (FTA) 国家进口,韩国和中国的公司正在这些国家扩张。
美国政策制定者抨击中国贸易是一种表演性实力的行为
5月14日,美国政府对一系列与电池和电动汽车供应链相关的中国产品以及其他行业实施了额外301条款关税。这是旨在将美国制造业外包并减少对中国依赖的政策的另一个例子。与补贴驱动的 IRA 相比,这是一种惩罚性方法。
这个决定也是出于政治动机。随着美国总统大选在年底迫在眉睫,拜登总统决心保护制造业的工作岗位,特别是在涉及有影响力的汽车行业的摇摆州。
电动汽车的关税在很大程度上是象征性的,不会产生重大影响,因为政治阻力已经证明足以成为中国进入的障碍。到 2023 年,美国仅从中国进口了 10k 辆电动汽车——主要是沃尔沃/Polestar 和宝马汽车——这些汽车很快将能够通过根据退税计划在美国制造汽车来抵消关税。
相反,电池和关键矿物将感受到这种影响。从中期来看,汽车制造商和储能安装商几乎没有其他选择,尤其是对于中国主导的关键矿物和磷酸铁锂 (LFP) 电池。
储能安装商别无选择,只能使用中国的 LFP,而汽车制造商在降低成本的努力中面临着另一个障碍。韩国公司最早要到 2027 年才会实现 LFP 工业化。
尽管额外的关税与 45 倍的生产税收抵免相结合似乎使美国制造的 NMC 电池更具成本竞争力,但实际上,电池制造商并不愿意将税收抵免节省下来的钱转嫁给他们的汽车制造商合作伙伴。此外,OEM 无法在车辆生命周期的中间快速从一种电池切换到另一种电池。
关税将加速中国走出去的趋势
从长远来看,新关税可能会为国内供应链投资提供额外的刺激。尽管如此,与此同时,北美在扩大国内采矿、精炼和活性材料产能方面面临着紧迫的技术、财务和政治挑战。在中国建造和运营加工设施的成本仍然比其他地方低得多。
鉴于关税针对的是中国大陆生产的成品,并且不采用原材料追溯机制,这为中国在世界其他地区的进一步电池投资以及中国以外的生产商使用中国制造的原材料敞开了大门。北美将越来越依赖 FTA 国家 例如韩国的上游和中游供应。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韩国公司无论如何都会与中国同行合作,尤其是在中游加工和 LFP 技术方面,而 中国公司是自由贸易协定国家的主要参与者.对于电池材料市场来说,这意味着对 FTA 国家精炼化学品出口的需求增加,以及 FTA 国家对前驱体、阴极和负极生产的更多消费。
时间不站在美国这边——它仍然需要中国
美国汽车和电池制造商仍然需要中国的供应和专业知识,才能在全球舞台上保持竞争力。汽车行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动荡,因为传统汽车制造商难以在电动汽车领域与实力更强大的中国同行竞争。这些同行更有能力降低成本和技术创新。美国汽车制造商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经大幅下降。
考虑到这一点以及中国在供应链关键阶段的主导地位,对关键矿物和电池组件征收的额外关税对北美工业和最终用途需求构成下行风险。这甚至可能最终抵消上述韩国工业的任何上行潜力。
中国可能会进行报复
2023 年,中国通过对高纯度石墨的出口实施许可控制,来应对美国之前的关税、《通胀削减法案》的推出和欧盟的反补贴调查。在正常情况下,限制出口并不符合中国的直接利益,但现在它可能觉得有必要再次发出警告,在最坏的情况下,还会挤压石墨等关键矿物的出口。这将在西方电池行业有机会发展之前将其扼杀。
限制贸易和投资是成本通胀的根源
根据历史先例,惩罚性关税减轻了国内生产商削减成本、创新和投资供应链的竞争压力。虽然没有简单的答案,但可以从最近的历史中吸取教训——当特斯拉受邀并协助在上海建立组装厂时,它是在使用中国供应链的条件下进行的。它树立了新的行业标杆,促使中国汽车制造商加快创新并开发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同样,在 1980 年代,日本汽车出口到美国的关税和配额有助于引导日本原始设备制造商对北美的生产设施进行大量投资。如果今天发生同样的情况,中国 OEM 可以将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推动力带到美国的供应链中,从而降低成本。他们不太可能对此提出异议,即使条件是他们使用本地供应链或与美国公司成立合资企业。
然而,与欧洲相反,美国根本不接受来自中国实体的这种外来投资。与此同时,IRA 的税收抵免资格规则甚至不包括从一些在中国境外运营的中国公司采购。
因此,关税的影响可能会落在汽车制造商、储能安装商和电池制造商的成本和盈利能力上,而此时降低成本是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的主要生存机制。这将降低消费者的负担能力,并将减缓美国电动汽车的采用和能源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