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宣布的互惠关税将导致美国的钢铁成本上升和钢铁价格上涨。如果遭到进一步的报复,煤炭出口商将面临特别大的风险,因为他们的主要目的地市场受到的打击最为严重。
美国宣布了新一轮关税
4月2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宣布对所有国家征收10%的互惠关税,自4月5日起生效,旨在减少该国的贸易逆差并实现制造业回流。从 4 月 9 日起,将对与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地区征收额外国家/地区关税。
根据 白宫概况介绍,如果贸易伙伴进行报复或采取重大措施来补救当前的贸易安排,则可以审查关税,即进一步提高或降低关税。
钢铁、铝、乘用车、轻型卡车和汽车零部件——已经受到 232 条款关税的约束——将不受美国额外互惠关税的约束,能源和一些在美国没有的矿产也将不受关税的约束。
加拿大和墨西哥也不受此订单的影响,因为符合 USMCA(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的商品将继续征收 0% 的关税,而不符合 USMCA 的商品将征收 25% 的关税(不符合 USMCA 的能源和钾肥将征收 10% 的关税)。
原材料将首当其冲地受到美国对等关税的影响
虽然美国新宣布的关税不会适用于钢铁产品,但如果主要进口炼钢原材料不符合 USMCA,将受到影响。受新关税影响的产品包括铁矿石、焦炭、生铁、DRI/HBI、废料和一些铁合金。这将意味着美国国内钢铁制造商的成本更高,进而钢材价格。预计这些关税的最终影响将是抑制美国的钢铁需求。
此外,贸易伙伴的报复也可能发生,特别是针对美国是主要出口国的产品,例如冶金煤。如果遭到报复,煤炭生产商可能会受到重大影响,因为美国出口了其 75% 的冶金煤产量,并且是仅次于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的世界第三大冶金煤出口国。
美国炼焦煤生产商面临报复性贸易行动的重大风险,因为它们的主要目的地市场是受美国新互惠关税打击最严重的国家——中国、印度、欧盟和日本。此外,美国是世界上成本最高的冶金煤生产国之一,10% 的适中关税税率将使近三分之一的美国生产无利可图。
中国在 2 月份的报复行动导致美国和中国之间几乎所有的冶金煤贸易转向其他市场,现货市场出现大幅折扣。进一步的报复将对全球冶金煤价格构成上行压力,并导致美国高成本炼焦煤生产商大量退出市场。
对于 黑色金属供应链中的其他原材料,报复性关税的可能性较小,因为出口量通常较小,或者关税对征收关税的国家的影响大于对美国本身的影响。
就废料而言,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废料出口国。但是,没有其他现实的替代方案来采购该产品。同样,对于 DRI/HBI,替代来源有限。
至于钢铁,美国的绝大部分出口都流向了墨西哥和加拿大,这些国家不受美国对等关税的影响。因此,报复也是不太可能的。
有关关税及其如何影响商品市场的进一步报道,请参阅我们指定的 特朗普关税页面。或者,如果您想进一步了解钢铁市场以帮助您的业务,在此处请求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