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行业经历了艰难的几年。欧盟工业生产指数在 2023 年下降了 1.8%,我们预计 2024 年将进一步下降 2.4%。月度数据表明,它尚未触底。我们预计 2025 年将出现温和的周期性复苏,从而带来增长——全球贸易战的风险显然是近期的威胁。然而,该行业存在更深层次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不容易克服,并导致欧洲对"去工业化"的担忧。
目前的低迷是周期性和结构性问题的结果
过去两年的下跌部分是由周期性因素造成的,这可能并不代表长期疲软。能源价格高企、全球供应链中断和劳动力短缺导致的投入成本通胀,再加上需求抑制和高利率,限制了欧洲的增长。与美国相反,财政政策已经收紧,尤其是在德国。
更令人担忧的是欧洲面临的结构性问题。欧盟的目标是将欧洲转变为世界上第一个净零排放大陆,这导致了排放交易系统、内燃机汽车上限和单个成员国限制等化石燃料抑制措施。
然而,到 2022 年,可再生能源仍仅占工业能源结构的 18%,而化石燃料的份额为 71%。1990 年,这两个数字分别为 4% 和 83%。尽管欧盟在许多绿色技术方面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但在电动汽车和电池方面落后于中国,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落后于美国。汽车行业是欧洲的传统优势,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更普遍地说,与美国和中国等主要竞争对手相比,欧盟监管过度、征税过多且投资不足(图 1)。
欧洲工业严重依赖进口原材料。欧盟的能源贸易逆差为 294 亿欧元,其他原材料贸易逆差为 28 亿欧元。欧洲,尤其是其最大的经济体德国,历来是出口大国。因此,全球转向经济民族主义是对欧洲工业的重大威胁。也许最令人担忧的是,中国在资本货物和运输设备等更先进的细分市场中日益激烈地竞争,而欧洲在这些领域传统上享有比较优势。然而,出口比工业生产更具韧性,而进口下降幅度更大,这表明疲软的国内需求也起到了关键作用(图 2)。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我们对欧洲和全球经济的看法,请参阅 CRU 的《全球经济展望》。
由实习生 Tom Wescott 提供额外贡献